堅振禮、婚姻聖禮、終榮禮

堅振禮

    教會剛開始的洗禮通常伴隨著由主要的牧者(後來演變為主教)按手和塗油,這個動作在早期教會已經存在。隨著教會的成長,這些事情慢慢被分開來施行。同時,教會也在尋找一種象徵的方式,為那些接受嬰孩洗禮的人做成年之後信仰上的承諾;而這樣確認的儀式就被發展出來,作為與屬世或屬靈惡勢力鬥爭的準備。另一方面也有教導信徒的功能,在中世紀,未接受堅振禮者不能領聖餐就是基於此。但今天的理解是洗禮本身就是一個承諾的表達,無論是自己或是父母、教父母或會眾,聖公會鼓勵受洗孩童即使未接受堅振禮也能領取聖餐,然後等其年紀適合再接受堅振禮,作為成為一個成熟基督徒的表達。

    當領洗者受洗時就已經成爲教會一份子,而接受堅振禮即表示現在他已經準備好要承擔作爲肢體的義務和責任。所以在堅振禮時,主敎按手在他頭上求聖靈賜能力及幫助他堅定他洗禮時的誓言和承諾,使他可以貫徹到底,每天都蒙聖靈的感化,直到進主永遠的國。

    另外,接受堅振禮也是幫助人與歷史上的教會和歷代聖徒作連結,給我們公開宣認自己信仰的機會(見太10:32-33和羅10:9)。所以,聖公會一般僅由主敎施行堅振禮,爲要明確地表明這個領受堅振禮的人已經是一個不只在某一個堂區,而是在歷史悠久的普世基督徒團契中負有充分責任的會友。一般來說,主教訪視堂區每年至少一次。不僅是要施行堅振禮,也要更新他與會友及聖品人的聯繫,並再度提醒他們廣泛的責任及關係,表達主教對他們的權柄、關愛和照顧。

婚姻聖禮

    我們知道婚姻是一種關係,是人類的一種制度、文化風俗和傳統。而基督教的婚禮是使配偶藉此進入終身的結合,在上帝和教會面前矢誓,並接受上帝的恩典和祝福,幫助他們堅守誓言。儘管將婚禮算爲一種聖禮的立場可能有許多辯論,因爲那不是「基督親自設立的」,不過它仍具有聖禮的性質。婚禮是用一種配偶的關係來敎導成熟和深刻的意義,甚至也象徴著基督對敎會的照顧和關懷,這無可否認地是聖經和基督敎兩千年的傳統與敎訓。因聖公會對婚姻保持高度的尊重,相信婚姻是終身的,婚姻的雙方在相互了解及自我奉獻中一同成長,需要一輩子的真心照顧和體貼,這不能靠變化起伏的情緖,而要靠全心全意的堅定委身。

    公禱書要求婚姻的雙方應許要互相「敬愛保護直到終身」,在婚禮中他們應許身心和意念結合成爲一體,故主禮會宣告「上帝所配合的,人不能分開。」這顯示基督教的婚姻是一種獨佔的、永恆的關係,是堅定不移的忠實,這是由基督所啟示給他的子民和教會的。在基督裡上帝的愛是聖愛(Agape),這樣的愛聖化我們人性的愛,使人的結合能孕育出有上帝形象的生命。所以,這種對基督徒婚姻的瞭解,就是傳遞上帝自己生命的象徵,使婚姻成為聖禮的一種行動。

終榮禮

    從第二世紀中葉開始,教會在離世信徒的葬禮和逝世周年紀念日中已經有舉行聖禮的紀錄。在這離世者「永恆的生日」中,這些慶祝活動瀰漫著莊嚴的喜悅,因為早期教會的信徒心中已經確信,他們摯愛的親人因著忠心和虔誠,不是死了而仍是活著,且不再受到迫害和審斷,這彰顯了救主戰勝死亡的勝利。故我們可以看到教會團契會在喪禮中不斷地讚美上帝和祈禱,表達一個生動的現實上帝應許的永生。到公元四世紀中葉,除了聖體遊行、詩篇、讀經和特別祈禱外,還有其他儀式存在的證據。表示隨著時間的經過,喪禮禮儀已發展的越來越完備和複雜。

    而聖公會終榮禮的精神在於離世者與基督耶穌經過死亡從而進入永遠的生命。在世的親人好友雖然為離世者的離開感到不捨,卻也懷著能進入主懷的喜樂和盼望。例如:託付禱文正包涵了這樣的內容:「願他的靈魂和一切離世者的魂,都靠著上帝的慈悲,得享安息。」故終榮禮亦有慶祝生命得勝的意味,相信上帝的恩典和應許能與我們同在,即便是在人生最後的階段,使人在面對死亡時仍懷著盼望,且能仰望上帝的救恩。聖公會也會為已經去世的弟兄姊妹禱告,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希望改變什麼,而是因為我們仍然愛著他們,並相信上帝的愛與憐憫,因此透過禱告將他們交託給上帝。